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【新要闻】合资为什么崩了?

时间:2023-03-12 12:48:35 来源:参观车 分享至:

先是大量的人事变动,后是杀红了眼的降价潮,2023年的汽车市场,真得拼个你死我活。

一汽董事长徐留平升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,东风董事长竺延风提前退休,上汽大众换帅贾健旭,福特中国CEO陈安宁退休,北京奔驰任命段建军接任总裁兼CEO…

风起云涌间,人事洗牌的背后,往往体现着企业求变的压力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。


【资料图】

焦虑之下,甭管合适与否,唯有保持高频的调整速度,才能让“重获生机”四个字永远留存在渺茫的微光中。就像我们用忙碌掩盖能力的不足一样,也给自己一丝不断努力的心理慰藉。

为啥如此焦虑?离不开特斯拉开年即降价为这一年定下的价格战主旋律。小鹏、问界、埃安接连调价后,零跑C01更是直降5万,把一台长度超5米的C级车硬生生干到了14.98万起的A级车区间,而且核心动力参数和电池续航并未改变。

还有不可不提的,比亚迪秦PLUS DM-i,将入门版价格杀到了9.98万元,真正实现了油电同价,让一众同级合资车不寒而栗。

如此激烈的竞争,也催生了前脚结盟抱团取暖、后脚一纸律师函撕破脸开干的罕见现象发生。难啊,哪还顾得上颜面与情面,搞不死你,下一个死的很可能就是我。

但更难的,当属大量束手无策、坐以待毙的合资品牌。

2023年开年前两个月,国内新车累计销量267.8万辆,同比下降19.8%。但自主品牌却不降反升,1-2月自主品牌累计份额达到了50%,为历史最佳。

相比之下,上汽通用、东风日产、广汽本田等昔日TOP10的合资企业在这两个月里销量跌幅都超过了40%。

新能源市场中“合资全面溃败”的现象就更明显了。刚刚过去的2月,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52.9%,相比之下主流合资品牌仅有4.2%。

此前,已经有长安铃木、广汽菲克、东风雷诺等超过8家合资车企和品牌退出了中国市场。不少人预测在这波价格战后,合资在华稳守30年的价格体系将被彻底打破。

东风系率先扛不住压力、开启疯狂降价潮后,上汽大众、上汽通用、一汽大众等大量合资车企纷纷跟上,甚至出现了奔驰宝马也大幅降价十万以上的传闻。

明面上是为不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的车型清理库存,但实际上合资车企的萎靡之势,早已不能用“临时性清库存”来一笔带过了。

一种观点是,随着比亚迪与新势力们带领华系品牌在纯电、混动和增程领域的技术崛起,无论油车还是电车,合资品牌已经无法靠“技术成熟、品质领先”的标签教育用户心智、从而坐吃高溢价红利了。

燃油车时代,预算充足的消费者,几乎无条件地更信赖合资品牌的产品,自主品牌身上的标签是低端、粗糙、便宜。但在新能源时代,消费者的评价标准已经被国产汽车刷新了,反而是合资品牌被挂上了诸如智商税的标签,频频的降价促销更给消费者传递了自证不值的信号。

更别提丰田bZ3这种三电系统源自比亚迪、只是套了个TOYOTA外壳的尴尬产品,很难让人忍住不问一句:原装的比亚迪秦还便宜两万,为什么要买一个更贵的杂牌丰田?

产品体验不吸引人,技术内核又高度雷同,你说合资车能不降价么。价格体系与品牌定位的重塑,又岂是临时为国6B清理库存这种理由能搪塞过去的?

电车潮不仅通过科技弱化了豪华品牌与主流品牌的差异,更让华系品牌与合资品牌平权的时代加速到来。

合资车企的核心问题,显然出现在话语权上。

在合资公司中,外资方提供核心技术与产品定义,中方不具备研发能力,只负责市场销售,这在技术缓慢进化的市场平稳期本暴露不出什么问题。

但当技术飞速变革的窗口期来临,被高度掣肘的中方,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逐渐被更懂中国用户、更有拼搏动力、更有致胜信心的自主品牌们所蚕食。

在10年前的手机市场,20年前的家电市场,同样的剧本已多次上演。如果合资企业的模式可持续,全球汽车市场理应出现不少成功的案例。

有趣的是,如今自主三强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城,都是在合资效益最好的年份里没有资格参与合资的选手;反倒那些被寄予“用市场换技术”期望的合资中方,却总在诸如“扶不起的阿斗”的质疑声中,一直在温室中抱以美好的幻想。

当自主品牌纷纷全面推进新能源战略之时,手中无牌的合资品牌们,只得从价值战转向价格战,无奈地摧毁身上挂了多年的高逼格、高品质、高价值的标签。

当然,自主品牌也并没有一步登天,无法消灭自燃的技术缺陷、元素杂乱的产品设计、缺乏细节的体验质感,仍需要更成熟的体系与更领先的能力来突破,以回馈市场热切的期望。

曾经,合资品牌是中国汽车工业版图上一块重要的组成部分,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,却也在新能源变革的浪潮中逐渐暗淡。

从整车进口关税从25%降至15%开始,到2018年新能源汽车和专用车先行对外资投资开放,再到2020年扩大至商用车以及2022年燃油车乘用车全面放开,完成了阶段性历史使命的合资企业被战略性放弃的节奏,也早已定在了政府中长期的规划表上。

只是很多人没想到,被特斯拉这条鲶鱼先搅黄的,不是曾经总处于鄙视链底端的国产货,而是已过而立之年的合资品牌们。

但达尔文不是早就道出了关键,商业社会的规则与自然世界的铁律无异——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今日空调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